跳到主要內容區

2020-DENDET 新型登革熱試劑

 (圖片可連結至 iGEM Wiki)


靈感
登革熱是一種影響人口密度相對較高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疾病。全球一半人口受到登革熱的威脅,每年有 3.9 億人感染。
這一數字大大超過了截至 2020 年 9 月 1日的 COVID-19 病例數約 2500 萬例,導致登革熱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十大健康威脅。


登革熱可能會發展為更嚴重的疾病,稱為登革出血熱 (DHF) 或登革休克症候群 (DSS)。
估計有 50 萬名患者會發展為 DHF 或 DSS,每年導致約 25,000 人死亡。


如果沒有採取適當的治療或曾經被感染過,登革熱患者患登革出血熱(DHF)的風險就會更高。
這通常發生在登革熱週期的第三天到第七天之間。此階段的患者可能會出現器官出血和胸腔積水。
這些症狀會導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導致血漿滲漏,死亡率高達20%。


如果病情惡化,患者就會患上登革熱休克症候群(DSS)。
DSS 的症狀包括血壓突然下降、劇烈腹痛、嘔吐和煩躁不安,使死亡率增加至 40%。
一旦患者患有 DSS,可能會在 12 至 24 小時內致命。


地處亞熱帶的台灣,正面臨登革熱病毒的威脅。
2014年至2015年,台灣南部、高雄和台南爆發登革熱疫情,確診病例超過44,000例,
疫情從台南蔓延到其他城市,造成220人死亡。
據台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稱,雖然歷史上登革熱的威脅在台灣南部地區較大,
但北部城市(桃園)出現了登革熱的本地傳播,這表明2020年潛在受影響的人口正在增加。


然而,目前還沒有針對登革熱感染的有效治療方法或疫苗。對亞洲大多數國家來說,
疫苗的使用仍受到嚴格限制。因此,醫療保健系統仍面臨登革熱的巨大挑戰。


 

登革熱病毒檢測
為了克服登革熱的巨大挑戰,我們希望開發出一種新穎的檢測設備。

穿膜蛋白CLEC5A,通常存在於巨噬細胞和樹突狀細胞上,是登革熱病毒感染的關鍵受體。
當CLEC5A與登革熱病毒的包膜蛋白(E蛋白)相互作用時,可導致下游轉導和細胞激素風暴,導致DSS的高死亡率。
這啟發我們考慮CLEC5A和E蛋白的結合是否可以用來檢測登革熱病毒。


然而,CLEC5A跨膜蛋白過於巨大,使其既難以誘導過度表達,也難以純化。
因此,我們選擇了CLEC5A的幾個部分,我們推測這些部分會與E蛋白相互作用,設計出約1.3 kDa的短胜肽,取代全長CLEC5A作為檢測試劑。


我們使用 Rosetta 來模擬勝肽和 E 蛋白的相互作用。我們也使用大腸桿菌從登革熱病毒 bl046 株中產生了 E 蛋白,因此我們可以測試交互作用。


登革熱病毒檢測試劑盒(DENDETX)
我們的檢測試劑盒旨在根據登革熱病毒 E 蛋白與串聯重複序列胜肽(PTRS) 之間的結合來檢測血液樣本中的完整病毒顆粒。
檢測試劑盒的建議機制如下(圖1):


1. 將樣品滴在樣品墊上。
2. 帶有 PTRS-1 的金奈米顆粒與結合墊中樣品中的登革熱病毒顆粒結合。
3. 透過PTRS-2和病毒顆粒之間的相互作用,病毒顆粒被限制在測試線上,顯示金奈米顆粒的紅色帶,表明結果為陽性。
4. 帶有 PTRS-1 的金奈米粒子與安裝在控制線上的 E 蛋白結合,同時產生一條紅色條帶,以確認測試正常進行。

我們希望早期發現可以讓患者更快得到適當的醫療護理,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

參考文獻:

Dengue and severe dengue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ngue-and-severe-dengue
Dengue Fever – Taiwan Centers of Disease Control (TCDC), https://www.cdc.gov.tw/Category/ListContent/bg0g_VU_Ysrgkes_KRUDgQ?uaid=9_Oq7OYHa-l8B05iUwyVvQ
Sung PS., Chang WC., Hsieh SL. (2020) CLEC5A: A Promiscuous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to Microbes and Beyond. In: Hsieh SL. (eds) Lectin in Host Defense Against Microbial Infections.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 vol 1204. Springer, Singapore. https://doi.org/10.1007/978-981-15-1580-4_3
Watson A. A., Lebedev A. A., Hall B. A., Fenton-May A. E., Vagin A. A., Dejnirattisai W., Felce J., Mongkolsapaya J., Palma A. S., Liu Y., Feizi T., Screaton G. R., Murshudov G. N., O'Callaghan C. A. (2011) Structural flexibility of the macrophage dengue virus receptor CLEC5A. Implications for ligand binding and signaling. J. Biol. Chem. 286, 24208–24218
Teng O, Chen ST, Hsu TL, et al. CLEC5A-Mediated Enhancement of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Myeloid Cells Contributes to Influenza Virus Pathogenicity In Vivo. J Virol. 2016;91(1):e01813-16. Published 2016 Dec 16. doi:10.1128/JVI.01813-16
Sung PS., Chang WC., Hsieh SL. (2020) CLEC5A: A Promiscuous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to Microbes and Beyond. In: Hsieh SL. (eds) Lectin in Host Defense Against Microbial Infections.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 vol 1204. Springer, Singapore. https://doi.org/10.1007/978-981-15-1580-4_3


 


 

瀏覽數:
登入成功